《小猪佩奇》的故事中没有对抗情节,没有是非观的灌输(而是展现了对话和探讨),没有反面角色,甚至像唐老鸭、章鱼哥(《海绵宝宝》里的角色)那样缺点明显的角色都没有。每一个形象都温和且无害。但《小猪佩奇》并非没有观点,它通过讨论和对话,无形当中教大人和小孩怎么跟别人去相处。
《纽约时报》就报道说,迪士尼研究发现美国妈妈们也更偏爱通过情感叙事抓住小朋友注意力,教给他们社交规则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作品。这可能是佩奇的受欢迎的原因,相比之下,它的竞品许多都侧重于教授知识。
中国为什么没能拍出《小猪佩奇》?
早在2011年,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就位居世界第一。但除了屈指可数的几部拿得出手的动画电影(观众还主要是成年人)之外,绝大多数都烂泥扶不上墙。中国动画片相比于《小猪佩奇》到底差在哪儿?
首先是在内容上:
与《小猪佩奇》被称赞“三观正”不同,国产动画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三观不正,例如《熊出没》里边,熊闯进光头强家是对的,偷光头强的东西是对的,放火烧房子也是对的;
还有就是剧情悬浮,在《小猪佩奇》中,爸爸妈妈是要工作的,买东西是要花钱的,而很多国产动画,有几个有工作,有钱的概念?熊大熊二需要工作吗?不,他们不需要,他们只需要冒险、搞笑;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很多家长吐槽“暴力”
再就是与《小猪佩奇》的潜移默化不同,很多国产动画的说教意味非常严重,拿《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来讲,他们都靠“正邪”的相互交锋来延续剧情,充满情绪、诡计,然后再回过头来强行教育感化孩子,这都是大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