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一点的解释是,人生有价值,而价值可传世不朽,这就是古诗里所说的“千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目标或者理想,比如几年之后评教授工程师,几年之后要由正科级升副处级,但是有百年之后可以传世不朽的东西吗?连宇宙都要毁灭再造,地球据说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一粒尘土,随时都要被宇宙风吹散,寄居于地球上的人由单细胞到猿猴再到穿西装打领带,也就是宇宙年中的一瞬间。算了,不说不朽了,就说千年吧,也就是所谓的扬名后世。比如黄帝不是一直传名到现在吗?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不都千世留芳吗?是,也不是,流传的只不过一个空空的名字,不过是冰冷的石碑。就是这空空的名字,有几个人可以流传?更多的人是名与身俱灭了。
15、“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古代,上至王公,下到黎民,为追求永生倾注了大量的心力,花费了数不尽的财富。永生的企图是幻觉,但那些为无名工匠所创造出来的俑和陵墓石刻却成为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了永恒的生命。
16、、“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面对的,是怎样超越死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东亚地区有着自己的思考。
所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我们身边的世界,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是一个“运转无息,天地密移”的世界,一个刚柔相推,阴阳相接,乐极生悲、剥极必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生则必有死,一如万事万物无不在变换迁流。而能够依靠来超越死亡的不是人的肉体,而是文化与精神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