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依旧爆哭,千万别错过这样的电影

来源:名资汇网 2022-10-03 11:31:42
分享到:

本不想看《万里归途》,对这一类型审美疲劳。

却意外被打动、二刷依旧流泪。

这显然不是“标签”“任务”“糊弄事”,乱局中人的回家之途,奏响的是最有共情基础的和平之愿、家国之思、乡关之念。

一,细节残酷、画风苍凉悲悯的战争背景图卷。

《万里归途》开头几组镜头一出,就非常有代入感,瞬间将我拉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荒凉惨景中,让我非常恐惧。

这种恐惧和恐怖片的刺激惊吓完全不同,是弱小个体对于自身能力之外的、无法左右的乱世荒年的恐惧。

这部撤侨故事里,努米亚当地的混乱状况贯穿始终,而电影中当地乱局让我生出的恐惧质感,也不断翻升。

首先是直观层面的残酷

这和诸多战争片一样,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对于残酷的描摹很细。

宗大伟、章宁、成朗刚刚交完罚款走出,宗大伟还和老严吵着“你这就是惯着他们的臭毛病”,推开门就是另一个地狱世界。

爆炸之后,童稚街头嚎哭,年轻的军人身体被炸成两截、腿离胸膛好远。

再比如寻找白婳途中、到达交火城市之后,和宗大伟对话的军官,上一秒还接过他示好递来的烟、教训着你们是想死啊,下一秒就被呼啸的子弹爆头。

这是影片节奏上的张弛变幻,也是人生无常的直接图像示意。

第二层残酷质感,则是更为具体的、建立在“杀死熟悉的有情绪的角色”之上。

比如章宁无辜喋血异乡。

比如边境官被暴尸城楼之上。

边境官和宗大伟、小女孩说“活着”,反复强调几次。

这很明显是立flag,你知道他会死,但影片中哗啦一下子将他的尸首悬挂示众、凌空而下,依旧很有冲击力。

上一秒,是非常具象的“城头变幻大王旗”,原本的旗帜被火速撤下、更换为新的旗帜。

下一秒,则是这位有原则有信仰也有人情味的边境官,被悬挂示众。

影片中此前的远景镜头中,多次出现被示众的尸体,残酷的群像如今有了具体的脸、有了有血有肉的具体的痛感。

第三层更为恐惧的质感,则是人之异化

无差别攻击,以及在杀戮中兴奋的状态,都叫人毛骨悚然。

故事中有一段是“愤怒人群上街、无差别攻击各国使馆”,这种无差别攻击,和此前章宁被流弹击中无辜殒命一样,无差别属性最为可怕。

身处乱局、意义被颠覆、价值传递的权威途径被毁,集体暴力成为愤怒的宣泄口,这很可怕。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则是穆夫塔的部下开着火车头追来,一群人都很兴奋

在边境上和宗大伟玩勇敢者游戏时,这些人也“嚯嚯嚯”自带音效,很兴奋。

这比一枪一个杀人不眨眼满世界扫射更叫人害怕,在血流成河中被“英勇事迹”洗脑、越杀越兴奋。

穆夫塔等持枪之人丑陋又可怕,战争蹂躏之下的普通人,则是一副生民涂炭的苍凉图景

无论是对被残害的异国民众、还是对想要回家的同胞们的征途,影片都有苍凉悲悯的基调,这就让《万里归途》不是空洞口号、更不是干瘪教条。

小女孩念着《一千零一夜》中的情节,镜头里是一群人翻越沙漠的画面,历史和此刻、寓言和电影,严丝合缝构成了精妙对照。

山脉悠悠、沙漠苍苍,荒凉之地里一群人扶老携幼艰难跋涉,灾难中不灭的乡关之思、不屈的求生之志,苍凉又雄浑。

这样的局面之下,我不用被操控、不用被煽动,每一声“回家”都是被带入之后的真真切切的心声。

二,群像和细节。

《万里归途》中的群像,完成度很高。

张译殷桃的表演、角色完成度都毋庸赘述,特别好

电影中着墨不算多的群像,也都鲜活在线。

如果对“回家团”众人着墨过多、会分散重心、被骂故事太散;

如果粗略草草带过、又会沦为彻底的背景板和工具人,削弱可能有的共情质感。

而《万里归途》很均衡、效果不错。

王迅饰演的咋咋呼呼角色刘明辉,两个细节我都很喜欢。

一是锅铲,二是保温杯

一上线,他拿着锅铲疯狂冲出来,抓着两位高呼领导领导领导,贼有意思。

处境,异国他乡绝望处境之下,天降救兵的兴奋,溢于言表。

角色性格,这个人物爱巴结爱表现的劲儿,也很鲜明。

剧情节奏,这是紧张(上一秒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压抑(该如何和baihua说章宁已死)之间的轻喜剧式调剂。

再说保温杯,在刘明辉和妻子之间,保温杯数次出现。

此前是妻子照顾他,细心体贴帮他将水冲凉

身逢战乱,朝不保夕,食不果腹,几位同事偷了点井水就差点丢了性命(其中当然有对方借题发挥的成分),如此艰难处境下,妻子依旧细心照顾他“水太烫”。

一个简单细节,就写出了两夫妻日常相处的温度

妻子的温柔贤惠,丈夫的“小人物”属性、对大领导过于热情、在家里却爱摆点臭架子的特色,都很鲜活。

而归国回程的飞机上,则是刘明辉给妻子倒水。

生死之间、鬼门关走了几回,日常生活中不以为意的“倒水”细节、都有了更加珍贵的意义。

被穆夫塔的人抓走之后,紧要关头刘明辉的表现也比较缩头乌龟。这些细节对经历过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冲击、对他们的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微妙改变,后续环节中全都有,很细、很生动。

白婳的助理钟冉冉,第一次出现是在白婳的台词里,刘明辉前来要名单,宗大伟阻止他而白婳依旧选择工作,说名单在钟冉冉那里。

这一段是写白婳,她从宗大伟的难以启齿欲言又止中读懂了章宁的悲剧,她甚至没时间没功夫去悲伤,很镇定、很清晰

角色一下子就立了起来,让人又敬又悲

当时我以为,钟冉冉就是路人甲,台词里出现一下、仅此而已。

她上线以后和宗大伟交代情况,宗大伟让她列出所需物品清单,她很麻利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已经列好了”。

训练有素、能力在线,角色架构很饱满

《万里归途》当然不是职场剧,但关于两位女职场人的简单几笔,已经远胜大批渲染半天徒有声势其实什么也讲不明白的“伪职场厉害er”。

后续钟冉冉回到“功能型配角”、偏工具人,引导成朗说出心结等内容,相对都很干瘪。

但在这样一部电影中,以她的戏份体量和在线时长,角色能写出存在感就已经很不易。

开场喝酒颓废、路途中帮忙接过担架的人,染着黄毛最后差点被误会是异族拖出去的要吃火锅的那位,群像都扎实饱满

到达迪拉特看见有人有车有国旗之后,第一个冲过去的人压根没管使馆的人等着和他握手或拥抱,直接冲过去抓起一瓶水,喝、冲头,嚎啕大哭。

人在极度疲惫和缺水挨饿情况下,哪还管什么握手仪式感,要喝水要洗澡等生理本能压倒一切;在这样真实的举动之下,一群人抱头痛哭、劫后余生的画面,格外有代入感和冲击力。

影片中宗大伟等人两次追踪线索的道具,也都很有意思。

宗大伟发现同胞们的重要线索,是来“抢劫”的小孩,脖子上挂着一张麻将牌做的项链。

此后宗大伟和白婳的追踪小组发现刘明辉一行人的行踪,则是通过废弃的食品塑料袋,上面印有中文、指向性明显

这些小物件,都很生活,很有存在感。

不虚,不套路,在不经意的小小细节处都浓缩着心思和诚恳。

这些小细节乍看似乎都不太重要,但却如螺丝卡扣,严丝合缝构成了故事扎实可信、具体可感的基石

三,高完成度。

《万里归途》方方面面完成度都很高。

三人开车寻找白婳,进入交战地带,围观两方噼里啪啦一顿打,动作戏很精彩。

宗大伟几位都没实质性动手、都属于“围观”类型,但撤退都拍得很有戏

宗大伟飞出车外,成朗伸手欲将其拽回,天上飞机突突突扫射、宗大伟高喊倒车。

电光火石一样的节奏里,动作片的好看刺激精彩都有了。

成朗的年轻稚嫩,宗大伟的老练、枪林弹雨中的纯熟,处境的千难万险,全都很具体。

再比如,宗大伟和妻子的电话,一句“宗大伟你有毛病啊”,一句“男孩还是女孩”,台词都很有存在感。

“宗大伟你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啊”,妻子的担忧、埋怨、爱,尽数在其中。

即将临盆的妻子独自在家收快递,搬不动巨大的婴儿床,从可能有甲醛到尺寸不对、悉数批评。

对这样一位不着家、做事心不在焉的丈夫,妻子有怨气,很好理解、合情合理。

而最后宗大伟犹犹豫豫想要讲出“不辞职”,话还没出口妻子“你当爸爸的不得给孩子起个名字啊”,用怨气态度来表达深明大义,大转折有没有说服力不重要,怨中的爱、具体又深挚动人。

宗大伟这段子中最有意思的台词,则是魂不守舍的“男孩还是女孩”。

明明老婆上一句已经说过了“是个闺女”,如此重要的信息还能遗漏,属实招骂。

人在远方硝烟中,目睹一次次惨烈死亡、又刚刚扛过千斤压力,神经紧绷到随时断都不稀奇,错过谈话重点或者语无伦次,都很合理。

这种看似不正常的“反常”,反而是对角色处境和心境的极佳微妙诠释。

枪炮和鞭炮的“同音”梗,影片中两次出现、前后呼应

前一次是宗大伟身处险境、怕妻子担心,煞有介事撒谎将枪炮说成放鞭炮。

后一次是鬼门关归来的宗大伟、在烟火气十足的街头,听见鞭炮却一震、下意识误会是枪炮。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非常强烈。

影片中的“面具”台词数度出现,叙事作用几经反转,一层一层推向叙事的高潮,很工整

然而最让我巴的,是“勇敢者游戏”。

叛军要为难宗大伟、想利用他,种种做法出发点都很好理解。

虚张声势的假“勇敢者”,讽刺和揭露也都很鲜明。

解释起来逻辑也可以形成闭环,但这一段始终让我觉得有点“走错片场”,不对味。

当然这不重要,整体而言《万里归途》完成度相当高。

故事最后宗大伟回家,邻居因为装修噪音吵架、带着金毛出去遛狗打招呼、被嫌弃“不洗手回来就抱孩子”等等,人间烟火的浓郁人气,洋溢着恍若隔世的幸福。

万里黄沙中尸横遍野、哀鸿遍地,千里故乡寻常生活就是最美人间画卷,流离失所之人的“回家”之念,星星点点心心念念,如泪如泣很诚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