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 最好的诗

来源:名资汇网 2018-03-28 18:34:14
分享到:

导语:平凡的女人,却写出如此炙热充满冲动的诗歌!余秀华改变了我对诗人的认识!他们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如你我这样的平凡人!余秀华 最好的诗太接地气了!①的左口袋有雪,右口袋有火。能够燎原的火,能够城墙着火殃及池鱼的火,能够覆盖路,覆盖罪恶的雪。我有月光,我从来不明亮。我有桃花,从来不打开。 我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却让它吹不到我。

余秀华 最好的诗

①的左口袋有雪,右口袋有火。能够燎原的火,能够城墙着火殃及池鱼的火,能够覆盖路,覆盖罪恶的雪。我有月光,我从来不明亮。我有桃花,从来不打开。 我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却让它吹不到我。

②你是知道的,在万千花朵里把春天找出来。 需要怎样的虔诚,这一天,风从田野里捎来清晨,捎来苹果的味道。如此透亮的日子,当赠一壶忧伤。

③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一白一黑的两条鱼。

④一个人身上是层层叠叠的死亡和重生。

⑤如何让你爱我,在我日渐衰老的时候,篱笆上的牵牛花兀自蓝着,比天空多些忧伤的蓝。如何让你爱我,在我更为孤单的时辰,村子里的谷子已经收割,野草枯黄繁茂,你在满天星宿里,怎么能找到来路?我只有一颗处女般的内心了,它对尘世依旧热爱,对仇恨充满悲悯。

⑥一朵云,浮在秋天里。白,白得有些疼。天空蓝,蓝得也有些疼

⑦你不知道在这深秋能把光阴坐得多深, 一棵树的秘密不会轻易袒露给一个人。 你以为从春到秋,一棵草已经袒露了所有:喜悦,悲悯,落魄,枯萎, 这些词在午夜微光摇曳,亲切友善。它们对应着一片天空,无数星群。你去过的草原和沙漠,我也去过; 你喝过的葡萄酒和鸩毒,我也喝过; 你流浪的时候,我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家。 大地宽容一个人的时候,那力量让人惧怕。这荒原八百里,也许更大,不过一个寂寥的寺庙,修行的人仍心有不轨。你身体尚好,乐意从一个荒原走到另一个荒原,你追寻最大的落日,想让自己所有的呜咽都逼回内心,退回命运。我就在这里,哪里也不去。我喜欢那些哭泣,悲伤,不堪呼啸出去,再以欢笑的声音返回。

⑧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千山万水以后,在许多人以后,从容地走来,让你陷进巨大的沉默,无法动弹。

⑨一个人活得不需要冒险了, 这是不需要原谅的,坠落是长久以后的一次摊开,俱碎也罢,俱焚也好。

⑩就这样保持语速,一颗果实挤在一堆果实里, 怀揣小小星辰。 风慢下来的时候,时光也慢下来,我有足够的时间在万事万物里停留, 去触摸。

11.要一个黄昏,满是风。和正在落下的夕阳。 如果麦子刚好熟了,炊烟恰恰升起,那只白鸟贴着水面飞过,栖息于一棵芦苇,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

余秀华 最好的诗

《不要用一些傻命题来扭曲余秀华》

最近来咨询我余秀华诗歌怎么样的诗友越来越多,似乎我就应该是一个诗歌判官,不回答又显得我这个无名诗人像名诗人那样摆架子,一一回答吧,我又实在不愿意把同样的话说了又说,只好写篇东西在此集中回答一下。

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境遇的女诗人,我不愿意板起面孔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她并不是那种整天出席研讨会在官方刊物频繁获大奖的既得利益者,但也不愿意加入到摇旗呐喊的炒作队伍中,因为这些诗歌也并非就是出类拔萃的重量级,因此无论批评与赞扬,都不如心底的一句默默祝福,祝福她灾难从此过去,好日子接踵而来,然后静心写作越写越好。但若仅仅如此回答,好像是对支持信赖我的诗友的一种敷衍,这不符合我的为人,那就连那些官方红专家、红诗人提出的傻问题也一并回答吧:

傻命题1号,余秀华是大众诗人还是精英诗人。

提出这问题的专家教授红诗人,可能比余秀华还要脑瘫,人家好歹是脑子没问题的假脑瘫,他们反而是脑袋有毛病的真脑瘫。为何这样说?因为自从有了地球,有了人类,有了诗歌,你见过小众化的所谓精英诗歌被大众炒作出名的吗?不属于大众文化领域的东西,大众又怎么能趋之若鹜呢?因为你炒作了,燕窝、鱼翅就能取代大白菜、豆腐风靡大众餐桌吗?至于提出这个问题的那个沈浩波诗人就更可笑了,他大概以为他自己写的那种就属于精英文化吧。

客观说,就当前中国诗歌的现状而言,也许把诗歌分成大众和小众两种更可靠一些,因为中国坚持小众化写作的那帮诗人正在成为精英的路上,但又缺少作为精英文化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把他们当作可进入文学史的文化精英为时尚早。比如,洛夫、欧阳江河、柏桦、余怒、陈先发、车前子等诗人,到目前为止仍处在玄学思考的“朦胧诗”阶段,距离更具普遍性的哲学尚有距离。他们为什么要朦胧?因为他们的思想高度还远未抵达可以突破前人玄学见解并有确定性创见的程度,所谓“朦胧”,更确切说是用自己的“公案语言”来复述、互文前人的“公案”罢了。

那么,这个傻命题就到此为止吧,余秀华的诗是大众文化不假,但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牛汉、北岛、舒婷、海子、汪国真等等也全是大众文化,垃圾、下半身、梨花、羊羔、废话等等也属于大众文化。所有被大众热烈追捧过、痛恨谩骂过的诗歌统统属于大众文化领域内,但大众文化并不丢人,丢人的是大众文化中那些下流、龌龊、肮脏的下三滥诗。

傻命题2号,余秀华的诗歌存在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本来不傻,但因为出这个问题的是那些有嗅觉没味觉的砖家叫兽,使它也变成了傻命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所有被这些砖家叫兽捧红的诗人,技术问题都比她严重得多!余秀华写诗本就属于不自觉宣泄自身灾难和不幸的“本能写作”,和那些妄图靠诗歌来拉帮结派混饭吃,靠诗歌来换取名利社会地位的家伙本就不是一回事,她的诗歌有机体构成是以自身感受为主体的,语象都是原生态的,她想犯那种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的技术错误也没机会犯,因此技术问题对于她并不是个问题。比如这些傻专家质疑的这两句: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他们说这两句老套、陈旧不时髦,是因为他们把“枪林弹雨”、“ 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当成了以往“歌德体”传统诗歌中的正面修辞,其实在此属于略带揶揄、反讽成分的隐喻用法,“枪林弹雨”替代的是世俗的压力,因为这并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爱情,甚至可以说是“偷情”,那么世人背后的议论不形同“风刀霜剑严相逼”吗?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只有在经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折磨后,才在一个早晨下定了决心,当然了,如此说也不能证明这首诗就是好,恰恰相反,是很不好。

傻命题3号,余秀华与狄金森、诺贝尔奖

这三个词语连在一起形同“风”“马”“牛”,提出这个命题的炒作者是有多傻有多傻。只不过我所说的“傻”和砖家叫兽们认为的“傻”还不是一回事,砖家叫兽认为的“傻”仅仅是二者在诗坛地位的相差悬殊,以及由此所引发出的诗歌重量级差距的猜想。但我认为的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歌理念之间的差别,无论是诺奖诗人,还是艾米莉·狄金森,总体都隶属于现代主义的元诗写作,而余秀华则应属于后现代风格的抒情诗,若前者关注的是普世价值、终极真理,她所关心的只是自身的喜怒而乐,比较类似于海子的“我不关心人类,只关心你”。但我如此说,也并非就是贬低余秀华,抬高迪金森,恰恰相反,如果余秀华就是换一种写作模式,文本就肯定比迪金森差吗,我想也未必。迪金森虽然和惠特曼、里尔克等等大诗人都属于元诗写作,但她大部分作品仍然是清汤寡水的,放在今天诗坛已不值一提,虽然历史地位放在那,但和辛波斯卡这样的诺奖女诗人相比,诗歌肌质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傻命题4号,荡妇情节

把一个残疾人在破罐子破摔的极端情绪下写的一首临屏诗和一个荡妇联系起来,也是大脑缺弦的里格楞想法,就凭她的自身条件和所处生存环境,她想放荡放荡起来吗?想妖娆妖娆给谁看?我建议有此想法的人去参观一下她的个人影集,如果还不够,再去参观下她住的那个小村庄。即便从伤风败俗破坏诗坛生态的角度来责难她,恐怕也很难把这个帽子扣在她头上,因为,她是躺着中枪的,要怪也只能怪借她炒作发行量的《诗刊》,因为若没有《诗刊》搞这么个炒作活动,她写的诗有几个人看?她想伤风败俗也没那个机会啊。因此,必须把余秀华和沈浩波、尹丽川等人的诗彻底区分开来,因为余秀华虽然也写过几首低俗的诗,但也只是本人极端情绪下的率性之作罢了,并未向沈、尹那样把这种诗当做一种文体去炒作,拿此来诋毁她未免以偏概全。至于拿她与xx人的隐私来炒作,更是属于践踏道德底线之举了,在此不讨论。

她的诗究竟算几流?

若按我的“立体标准”来评价她,她的诗仍旧属于缺少高度和厚度的“平面诗歌”,首先,她的诗不存在观照普世价值、追问永恒真理的终极关怀,她不关心宇宙、地球、人类,祖国,真理等等大命题,仅仅立足于自身喜怒哀乐的本能宣泄,甚至即便往爱情上靠,也是欲多于爱,因此“高度”是缺失的。其次,她的诗虽然可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汪洋恣肆的美,诗力场的营造(宽度)可圈可点,想象力飞扬跋扈又语出自然,但也只是一过性的,因为缺少了沉淀其中的理性思考,读者短暂的陶醉过后,便成为过眼云烟。当然,这些缺点与其说是她的,倒不如说当前是当前女诗人写作的一种“共同缺陷”更合适。

那么如何给她的诗歌定位呢?尽管我不愿意把诗人之间分出品级,但若不具体又像在和稀泥,也只好姑且守俗一次:首先,她的诗歌肯定达不到路也诗歌中的理性思辨高度,跟娜夜、叶丽隽等人诗歌语言的高度自觉性相比,她也有点泥沙俱下,西娃、郑皖豫等女诗人靠玄学思维建构的文气,她也欠缺了几分,但要比施施然、李成恩、余幼幼等刚习诗不久的女诗人要成熟一些,比金铃子、宋晓杰等女诗人因为炫技造成的伪叙述成分要少一些,总体跟钟硕、玉上烟、夜渔、青蓝格格、灯灯、小西、霜扣儿、依米一等女诗人差不多,应该在女诗人中接近三流了。为了避免被我的一家之言误导,还是选几首她们的诗读者自己鉴定吧:

《你我在纸上》

【余秀华】

单薄。一戳就破。一点就碎

我没有决定什么,却这样被安排了

但是秋天风大

路越走越危险,到深夜还不肯停下来

中年的隐喻错综盘结

却一说就错

热衷画图的人,有落叶,有秋果

我都给他看了

他看不到的是:一篮橘子下埋的另外

他粗矿,他温柔,他慈悲

哦,我愿意他危险

并涉及到我

《山间事》

【钟硕】

我读史,收敛坐姿,远山有大美

替我活过的人们都去了

我读到黄昏,寂寥的红

替我死去的人们都来了

我开始承认命运,并体会到轻松

离风更近的事物自然是我

一只快乐过的胃

一副形状完整的性器

一个无人记得住的黄昏

什么都会消逝,包括安祥和从容

或者一切未曾有过来或去?

我知道每一种事物自有周期

本来就该如此艰深和隐秘

包括你甩开膀子吃酒

与一棵老树共用一副经络

后来起身扛柴禾,枯草,它们的黄

夕照从不停止,跟随一切事物

那样的轻盈而透明

远山果然青翠,仿佛那是画

我以为我们不如回到一幅画

《西风口》

【霜扣儿】

马卸雕鞍,必有锈铃下辍,冷气拂面

我提心而来时

可对坐平原,大山

讨几杯老酒,敬一下迟睡昏鸦,它等了我几年

如今我带一条土路归来

花开的披头散发

偶有星起,亮起东屋顶

大片野地撒欢,跑风的跑风

追水的追水

可无垠,可无人,可黑白不分

偶有乌云包住高枝,睡好的窗帘被惊起

偶有门槛溜进一支老歌

在墙角折损

抿嘴无意,滋味唯一,掉漆的箱子在掉漆

左右没有你

《卒年》

【青蓝格格】

我梦到过。我再也穿不上

长筒靴子的脚

挡住了许多许多像鸟儿的纸钱

恍若的香烛

恍若,倒置的虚空容器

它听任,我的肺腑之言在异处重生

它听任,我最后一次

咬紧牙关

以后啊,失效或不失效的

橡皮擦

再也寻不到

我的笔。哦,栀子花繁

我梦到,我张开毛孔的皮肤正为

为我送行的

一缕一缕烟岚,勾勒坦然

我梦到

泡影无数。我蜕变为它虚浮的

弃婴

那些受制于泥土的

阻力,熏灼了我的体香

似有碎骨声,命令我僵直的躯壳裹胁我

枯萎的神经,依次

返程——

那一年,我终于

国色天香

《一包麦子》

【余秀华】

第二次,他把它举到了齐腰的高度

滑了下去

他骂骂咧咧,说去年都能举到肩上

过了一年就不行了?

第三次,我和他一起把一包麦子放到他肩上

我说:爸,你一根白头发都没有

举不起一包小麦

是骗人呢

其实我知道,父亲到90岁也不会有白发

他有残疾的女儿,要高考的孙子

他有白头发

也不敢生出来啊

《与父书》

【玉上烟】

爸爸,见你之前

我在半山坡的槐树林走了很久

人生至此

一草一木,都让我珍惜。这些年

我不比一株植物更富有

现在,我是平常的妇人,值得信赖的母亲

我的言行使人放心。爸爸

再过几十年,我也会这样静静地躺下来

命运所赐的,都将一一归还

那时,除了几只起起落落的麻雀

或许

还有三两朵野花

在墓碑旁,淡淡地开

《胭脂血》

【郑皖豫】

太阳和月亮

这两样与地球无关的事物

带来它的光明和深暗。时来

万物在运转

一座生命

我像地球轴心那样

身不由己,生长

富于幻想、现实、水

从三十岁,我这个经营诗歌的寡妇

风雨不会因为写作放过我的窗户

野草是荒原的人间

情爱是炼狱。星星是我和天堂

在我空洞的面具背后

是我胭脂一样的血经年在流动

撞击心脏的时候,使我双目含情

巡视这人间。只有在你面前

它忘记了敲钟

《我们的生活》

【郑皖豫】

光是美好的,

作用于生命,它轻轻一摸,

使黑暗破碎,它使阴影成为

美好的一部分。美好是

父亲般的事物。

流水是美好的,

痴缠着地球,不嫌弃大地的

平坦或者狰狞,它自身创造世界,

又成为世界一部分。美好是

女人般的事物。

鸟是美好的,穿梭于天地之间,

它使大地与天空消除敌意,亲密得

像爱人不可分。美好是

孩子般的事物

《明月或无眠之夜》

【叶丽隽】

丑时,明月覆窗

白色家具散发出淡淡光芒

在我无垠的旷野上

被逐散的

记忆的灰雀们

此刻,脱了险,蹦跳着

一个唤醒着另一个

鸣叫成波光粼粼的一片。月色中

女儿赤着脚

摸黑来到我的房间

她几乎闭着眼

悄无声息地穿过狭长的木地板走廊

如同穿过辽阔深远的梦境

当她紧挨着我,躺下

婴儿般蜷起

与我合而为一,我那颗

波光粼粼的心啊——

午夜多么从容,万物

归于诞生前的寂静

《盛夏夜忆旧》

【叶丽隽】

对岸的磷火

又开始微微闪烁。院落里

凉风习习,竹床,已经用湖水仔细地擦洗

穿棉布衫的孩子

慢慢地阖上了眼。只是,决明子枕头下

我那双孩提时的手

还在暗暗摸索:

苍耳、覆盆子,这是白天在野地里

沾染的气息……接着,是蝴蝶和蝉蜕

是树荫下的坟茔、羽翼

以及一场突降的暴雨

……鳞片在抖动。河边,当晒烫的石头被掀起

一窝蛇卵,簇拥着,多么宁静

其上斑点,仿佛神谕。再往前

炫目的彩虹

团聚着水面和天空……

唉,没有什么,是她摸索不到的

也没有人知道

这个孩子睡梦中的身体

和这个盛夏夜的星空一样,如此悄然

而又波澜壮丽

《画面》

【西娃】

中山公园里,一张旧晨报

被缓缓展开,阳光下

独裁者,和平日,皮条客,监狱,

乞丐,公务员,破折号,情侣

星空,灾区,和尚,播音员

安宁地栖息在同一平面上

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

婴儿,放在报纸的中央

《另一个秘密》

【西娃】

在暗处,在任何人的目光都无法

看到的地方:她绝望的看着他

——这个坐在原木堆中的雕刻师

他正一点点的雕刻她。鼻子,眼睛,唇……

她从暗物质中分离出来,被迫拥有身形

她多么恨他。宛如一首诗,她游荡

以任何形体。却被一个诗人逮住

被造物与造物之间的敌对关系

悄然形成——这是另一个

秘密:“不要以为,你给了我形体,就给了我

生命。”孩子这样告诫他的母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