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乐山大佛闭眼图片(乐山大佛闭眼长什么样子)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4-03-01 05:32:00
分享到:

乐山大佛4次闭眼,为什么一个石雕像也会有动作?

这不是啥灵异事件,而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动的不是石像,而是其他东西。

乐山大佛背景

乐山大佛的历史我们要追溯到唐朝时期。

唐初虽然是信道教,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也自称是老子的后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太宗时期,佛教却超过了道教,在中土开始兴盛了起来——特别是当时的高僧玄奘从天竺求法归来,朝廷给了他极大的排面,而他则借助统治者给他创造的影响力,大规模宣扬佛教,使得佛教影响力再次大增。

而佛教在唐朝的影响力达到鼎盛时期,那还是在武则天时期。当时的武则天是用佛教来宣扬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自然就需要建立佛像来让人祭拜,因此在武则天时期是佛像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

在唐玄宗时期,虽然佛教信仰之风稍微有些收敛,但毕竟离的近,仍旧受其影响较大。而乐山大佛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的。

那为何要在乐山修建呢?这主要与乐山的地理环境有关。乐山在四川,古代的川蜀之地向来都是十分险峻的,乐山也不例外。乐山不纯胡祥止险峻,它还位于三江汇流之处,高山流水毫无疑问水势相当之凶猛,因此这里的水路相当难走,若是山洪爆发,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而当地的做搏特别有声望的海通法师觉得此地事故频发,这是因为这里没佛的原因,导致没神灵庇佑。于是在他的倡导下,以普度众生为口号,号召了大批的百姓修建佛像。

乐山大佛修建

不过大佛修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在大佛修建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法师就去世了,而没有了领导人,工程最终也被迫中断了。

直到后来,法师的徒弟觉得这毕竟是自家师傅未了的遗愿,于是站了出来领着百姓们继续修建大佛,当时的朝廷也觉得修佛像有利于安稳民心,于是也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于是工程迅速完成了三分之二。

但当乐山大佛要到收尾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当时给予乐山大佛财力支持的官员调走了,于是不得不再次停工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即公元803年,才全部竣工。

乐山大佛前后历经90年时间,中间困难重重,但大家还是齐心协力解决了。而其法身是一尊弥勒佛,这主要是因为唐代自武则天开始特别崇拜弥勒佛,毕竟弥勒出世天下太平,这在佛语里是有说的。

弥勒佛通高71米,脚面上甚至可以围坐百人以上,加上与山同高,依山背水,总之修建的十分高大、肃穆。当自己孤身一人站在如此神圣庄严的佛像面前,即便是从来没有了解过佛法,不信佛学的人,也会对这尊大佛像心生敬畏之意。

乐山大佛“闭眼”

佛像闭眼在佛教观念中有禅定修行意思,而开眼佛像代表的是观察世间的疾苦,广发慈悲之怀,救济于天下苍生,当时唐朝在修建乐山大佛之时,特意将佛像修建为开眼佛,将救济苍生的希望寄托在了佛像身上。

当然,在这里还有一种说法,如果信佛的人是为了自己能够像佛一样精心修行,那么就会去供一个闭眼佛,反之,如果只是为了图一个吉祥如意的兆头,那么往往会去供一个开眼佛,如今人们供奉的往往都是开眼佛,毕竟现代社会很少人会再去相信苦修成佛了。

乐山大佛修建之时毫无疑问一直都是开眼佛。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乐山大佛却屡次传出“闭眼”的传闻。特别是在1962年,甚至还出现了乐山大佛闭眼的图。

有图有真相,闭眼石锤了!

那闭眼到底是何原因呢?这真的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吗?

显然不是,灵异事件只是道听途说的故事罢了。其实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首先要知道乐山大佛的材质是什么制作的。乐山大佛修建于唐朝,这就决定了尽管工匠们技术再好,但受制于生产力水平,他们都选不出完美的材质。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材料主要是砂岩,而这也是四川本地的“特产”。砂岩的属性就决定了它无法在上千年时间内,经历了风吹日晒雨打之后,还不会损坏。

水还能滴穿石呢?佛像被损也只是时间问题,尽做手管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有一定的作用——在大佛身上很多地方工匠都巧妙的设计了水沟,它防止了大佛受到大幅度侵蚀。

而这也是大佛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

但很显然小问题还是会有的。比如佛像被侵蚀,泥沙会流入佛像眼睛,然后在眼睛内部沉淀,这样人在远处看,就与闭眼无异了。

在1962年的时候,国家还一度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维修之时,会出现泥沙进入佛像眼睛的情况其实也不稀奇。

所以所谓的佛像“闭眼事件”,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佛像被侵蚀;其次则是工人们在维修佛像的时候造成的。

[img]

乐山大佛惊人的4次闭眼,为什么一个石雕像也会动作?

乐山大佛的拆巧世闭眼并不宽坦是这个石雕像发生了动作。是因为一些雾气之类的环境因素给人造成的视觉上的错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酸旅肢雨的原因导致表面的染料脱落。

乐山大佛为什么会4次闭眼,背后有什么科学的解释?

传说大佛在1962年,1963年1967年以及2000年曾经4次闭上眼睛,而且还会流眼泪。像这种石像流泪或者滑兄颂闭眼的现象,在国外的一些雕象上也曾经出现过,但是大部分是骗局。1986年的时候,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铁路工人声称自己家里的一尊圣母雕像会流泪。

经过电视台报道以后,吸引了12,000名信徒前来摩拜。后来科学家对圣母眼泪的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发现只是猪油、猪血和红色颜料的混合物。警方随后逮捕了这名铁路工人,此人最后供认他和一个叫做莫里斯·吉鲁亚德的催眠师一起炮制了这个事件。他们把混合物放在眼窝里面,只要温度合适的情况下,油脂会融化,从眼睛里面流淌下来,造成了流泪的效果。乐山大佛是公元一千多年前,由四川僧人海通法师与其后继者,为了守护绵江两岸的众生抑制洪水而建设的。

佛像为弥勒佛坐像,位于岷江东岸,面朝江水,高71米,宽40米。整个佛像在山体上开凿,是中国最大的信郑摩崖石刻,从开工到完工历时90余年。传说1962年和1963年中国发生了连续的自然灾害,大佛因不忍见人间的惨剧而闭上了眼睛。除此以外,1967年三伟人去世,以及2000年都发生过闭眼的事件。其实,乐山大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石雕,还有彩绘的部分。如果我们仔尘迅细看大佛的眼睛,会发现大佛的眼睛,石头雕刻以后,再用人工涂料去把眼珠点黑。

如果中间黑眼珠的涂料消失,看上去就很像是闭上眼睛。而上述这4年恰恰是雨水偏多的年份,因为雨水的冲刷导致了颜料脱落,所以看上去就像闭上了眼睛。而且流水的腐蚀还带来了眼泪的效果。所以,乐山大佛闭眼,并不是真的上眼皮跟下眼皮完全合拢。石头做的佛像上眼皮跟下眼皮合拢,就意味着发生了解体破坏。

按照惯例,佛像雕刻的时候,都是眼睛半睁半闭的。国外很多基督和圣母造型,也是眼皮下垂,看起来眼睛是半闭半睁的效果。因为这种造型看起来像是慈祥长者俯视众生。对于佛教来说,眼睛半闭半睁,是修行者入定时的状态。叫做8分观内2分观外。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相当于眼睛已经闭上了80%。所以,乐山大佛闭眼只是佛教的造型特点,恰好又碰到了眼睛里颜料剥落的情况。

有千年历史的乐山大佛,为啥会“闭眼流泪”,显露佛光?

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摩崖石刻佛像,自唐代开元年间起,历经九十年的时间建成了这尊堪称“鬼斧神工”的佛像。从古至今已经有1200余年的历史,一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佛像前参观、朝圣。对于佛教,很多人都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相信你也不例外。

虽然乐山大佛向来都是香火鼎盛、人来人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这里竟接二连三地曾出现佛像“闭眼流泪”和显露“佛光”的“异像”,让佛像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乐山大佛的佛像雕刻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但是据相关记载,许多人都曾看到过乐山大佛“闭眼流泪”,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每当乐山大佛“闭眼流泪”时,则当年必定有灾难发生。

乐山大佛闭眼图片(乐山大佛闭眼长什么样子)

且不说大佛“闭眼流泪”是否与灾难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场景确实真真切切地出现过,且有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乐山大佛的“闭眼流泪”。

在1962年,由于天灾人祸,全国上下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饥荒,一时间“惨不忍睹”。而就在此时,大家意外地发现,乐山大佛居然闭上了眼睛,佛像的眼角处甚至出现了一道道“泪痕”。

对于这一“神奇现象”的出现,千百年来深受佛教影响的我国人民,自然将其理解为佛祖怜悯天下遭受饥荒的难民,而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这还没完呢,等到1963年,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治理之下,饥荒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缓解,而此时当有群众前来游览乐山大佛之时,竟然奇迹般地发现大佛居然又“睁开”了眼睛。

后来又到了1976年,正当人们以为大佛“闭眼流泪”属于偶然事件之时,恰逢此时又爆发了百年难遇的唐山大地震,死伤无数,这一连串的噩耗让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之中。

而正在此时,人们又一次惊讶地发现,乐山大佛再次发生了变化,虽然没有像上次那样“闭眼流泪”,但是不难看出佛像一改往日神态的平静安详,而是面露怒色。

这让人们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当时中国发生的种种悲剧,人们纷纷认为大佛再次显灵,对于天灾人祸感到“悲愤交加”。

再到后来,1994年,有人再次发现大佛“闭眼流泪”;2001年,大佛头顶出现了五光十色的佛光,佛像更是“神采奕奕”。而此时的中国,恰逢首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北京申奥成功,这让人们对于大佛显灵更加深信不疑。

那么,这尊乐山大佛难道真的会感受到人间疾苦与国泰民安而显灵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会出现种种如此神奇的现象呢?

原来,造成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元凶竟然是酸雨。首先,什么是酸雨呢?酸雨是由于人类产生的污染气体,例如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升上天空之后,与天上的水蒸气相融合后形成硫酸或硝酸的液体,当这些液体以降雨的形式重新回到地面上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酸雨”。

其次,酸雨是如何造成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到,酸雨的主要成分(硫酸、硝酸)有一定腐蚀性,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溶解、变黑甚至脱落。

而1962年饥荒之时,恰逢我国前几年正处于“大炼钢铁”时期,彼时的人们尚无环保意识,炼钢炼铁产生的大量废气进入上空后形成酸雨落下,致使佛像眼部表皮脱落,从而形成了人们所看到的“闭眼”现象。

而佛像上的“泪痕”则是雨滴冲刷的痕迹。另外,1963年,当地政府同样发现了佛像被酸雨腐蚀的“双眼”,于是组织人员对佛像开展了修缮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1963年突然发现佛像“睁开了眼”。

此后出现的几次“睁眼闭眼”与“面露怒色”也大多都是由以上的原因造成的。而在2001年出现的“佛光”事件,则是由于阳光与云雾之间发生的衍射与漫反射作用,与佛像的“显灵”毫无关系。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大多数曾经的无法解释的事件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而佛像“闭眼流泪”和露出“佛光”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相信科学、运用科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