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1923—2002),男,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风仪区枣林庄)人,1923年出生于贫农家庭。父亲是一名染工,因此失去了工作,回到了农民手中。曲波小学只读了5年半。年仅十三岁辍学在家伐木。年轻时,他精通中国古典小说,如《说岳全传》、《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曲波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山东作战,担任过连长和营长。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军队前往东北作战。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大队、团级指挥员。曾经带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的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艰苦的剿匪斗争。参与了东北解放战争,两次负伤严重。一九四九年至海军学校担任领导工作。
一九五○年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和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一九五五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一九五七年,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林海雪原》。本书在出版前的1957年2月,以《奇袭虎狼窝》为题,选载了《受命》、《小炉匠杨子荣智识》、《刘勋苍的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等六章。
1958年6月,《奇袭虎狼窝》被译成俄文,是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举行的亚非作家会议所带来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译成英文的《林海雪原》(苏军事文艺出版社,1959年)、俄文、日文(冈本隆三出版社,1961年4月15日)和普通社(1962年)两个译本)、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1959年)、挪威文(1976年)、阿拉伯文(1976年)。本书多次在国内印刷,据不完全统计,已达313.60万册。
这部小说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陆续上映。影片《林海雪原》和以小说为基础的京剧《威虎山》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九六九年至一九六二年,他先后完成《山呼海啸》、《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同时,他也创作了反映工业建设主题的敌国小说《热处理》、《争吵》和散文《散观平武》。十年来,林彪、“四人帮”大行其道,曲波遭受打击迫害,身心遭受摧残。这样,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写了超过二十万字的自传。
小说《林海雪原》于1977年再版。小说反映了抗日战争主题的“山呼海啸”就是当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初版。本书在出版之前,于1961年5月选载《人民文学》中的《不速之客》一章;1959年12月,选载《解放军文艺》中的《开门棒》、《屠在网下》、《龙身揭鳞》、《杀开血路》4章;1960年1月,选载《木舟沉战舰》一章;1960年1月,选载《女县长》中的《北京文艺》一章。《戎碑》是一部反映战地行医、前线作战和部队医官生活的长篇小说,于1977年6月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出版之前,它曾于1977年6月和7月被《山东文艺》选载。发表后被翻译成朝鲜语。后记《桥隆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的第一版。《山东文艺》在出版之前,曾全文连载;《解放军文艺》选编了1963年版的《三镇》、《见面礼》、《一夕观》、《不留神》、《步行狂飙》、《飞车》六章。据不完全统计,《桥隆飙》总印数达到150万册。
历史故事历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