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家李时珍30多年来,总结出了东方药学巨典-本草纲目。本书共收录1892种药物,共分为60类,190多万字。这其中374种为李时珍新加药。这张图纸超过1100张,附有11000张处方。这是几千年来中药学的概括。
无论从其严密的科学分类,还是其所含药物的数量和文字流畅生动的笔触来看,这在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中都是最高的。书中,李时珍指出许多药物的实际用途,如常山能治疟疾,而延胡索则能止痛。
在日常生活中,他还举出象锡作盛器,因有毒可溶于酒中,可使饮酒者慢性中毒。当写作遇到难题时,他也跑到现场去观察。正如在旧本草上看到的那样,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捕获的。他感到很奇怪,想百闻不如一见,他弄来一只活生生的穿山甲,仔细观察它的生活规律,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再次解剖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一升蚂蚁,于是写下这段记载。
李时珍如此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撰写了《本草纲目》一书。因其在书中批评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信奉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本书的大书商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才与读者见面。该书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四处传播,进行翻刻,成为医书的必备。
自17世纪以来,《本草纲目》先后被翻译成日、德、英、法、俄五国文字。在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集到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而采用《本草纲目》的药品和制剂达100多种。李时珍的伟大学术成就,也受到了全世界的人们的关注,认为它是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药学巨典”。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伟大之处,很难进行全面、完整的表述。拨开四百多年的历史迷雾,当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部巨著时,会发现其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各种“不经之谈”的咒语、匪夷所思的药方,也一应收录。很多海外学者推崇此书,主要是对其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分类叹为观止,认为该书是我国古代博物学的集大成之作。
历史大全历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