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说,乾隆是清朝众多皇帝中声名显赫的一位。加之多多少少夹杂着和珅的因素,嘉庆也是躲藏不掉的角色。
于是一些朋友会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嘉庆不是一位杰出的君王,乾隆为什么会选他为继承人?这是因为令妃的功劳吗?
一、第一继承群体
身居第十五位的永琰,无论是封建礼法还是年长序,都不能成为最佳继承人。在影视剧《延禧攻略》中就有体现,皇帝最爱的人是富察皇后。
也是如此,作为富察[文]皇后所养之子,永琏[章]与皇七子永琮均为嫡[来]子,不仅政治地位高[自]于其他皇子,而且深[历]受乾隆皇帝宠爱。
乾隆即位后不久,便[史]通过秘密立储确定,[大]当时仅六岁的长子永[全]琏(皇二子)为太子[网]。但没想到,永琏两[文]年后病逝。这时,皇[章]帝把目光转向永琮,[来]没想到永琮也活不到[自]两岁。
乾隆一生有十七个儿子,死两个问题不大。但是,富察皇后只生了两个皇子。随著永琮的夭折,富察氏心痛不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748年,皇后随御驾东巡,在济南生病,不久即病逝。
失妻的乾隆悲痛欲绝[历],不仅为诗作留念([史]文学价值不高),还[大]顺手帮助永琰消灭了[全]两个竞争者。
那时的皇长子永璜只[网]有二十出头,三子永[文]璋才十三岁,心眼正[章]大,再加上不是自己[来]亲妈,所以没有表现[自]出皇帝所认为的悲痛[历]。
痛失妻子之痛无处宣[史]泄的乾隆见无法同悲[大]而泣永璜、永璋,顿[全]时大发雷霆,以“不[网]懂长幼尊卑、没有孝[文]心”为理由宣布两人[章]没有资格当太子。
好斗的皇长子立即遭[来]受了打击,他又害怕[自]又屈辱,没过多久就[历]病倒了,一年后又撒[史]手人寰。听说临死时[大]还在哭:儿子不能送[全]父皇!孩子不能送父[网]皇!
对永璜的病逝,皇帝也十分懊恼,封赐皇长子为亲王,以亲王的礼葬。并警告臣工不要再提立储之事。在那个时候,立储就像一个魔咒,立谁谁死。
对我们声望最高的皇五子永琪来说,他才活到25岁。自然,有了《还珠格格》的艺术加持,永琪到底是不是英年早逝大家说了算,只是在正史上已经没有了他的资格。
二、第二继承群体
尽管乾隆一生有十七个儿子,但在他六十岁时,他眼前合法的儿子却只有四个。事实上,当时在世的有六个人,两个过继给乾隆的兄弟了。其余四个人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有些人说,皇八子永璇其实是最佳人选,因为他聪明伶俐,艺术造诣很高。但是许多人都忽视了他的跛脚。我们的古代文化,若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当然不会选择外貌,行为有缺陷的。
有些人会说,朱高炽也是一个行动上有问题的呀。一个是朱棣没有得到权,另一个是你看到了朱棣对老二的宠爱。
再加上永璇像画家一[文]样的性格也不成熟,[章]比如乾隆曾让他亲自[来]祈雨。因此典礼时间[自]过长,皇八子一个不[历]高兴甩袖而去。乾隆[史]听了后大怒,但也没[大]有办法。就是这次祈[全]雨事件把永璇完全排[网]除在候选人之外。
相较之下,皇十一子永瑆更为可恨。据报道,他精通书法,其造诣可跻身清代书家之列,乾隆陵墓的神功圣德碑也是他所写。
某天永瑆高兴地给自[文]己起了个镜泉的名字[章],被乾隆知道后大发[来]雷霆。前者大骂其附[自]庸风雅,忘却尚武精[历]神,实为忘本。不仅[史]招了一些朝廷重臣当[大]庭训斥,而且还规定[全]不准皇族子弟起名。[网]
这样的话有点荒谬,[文]乾隆一生写了几十万[章]首诗,难道也是“附[来]庸风雅”吗?作者猜[自]想可能是皇上那天有[历]一股邪火,正好被皇[史]十一子永瑆撞上枪口[大]。
此外,这位皇子还很[全]吝啬,他家里藏了成[网]千上万的银子,却一[文]家人天天喝粥。一天[章],他的爱驹去世了,[来]禁止将马埋葬,而是[自]叫全体大臣来吃死马[历]。
这种人若当上皇帝,[史]不知是幸事,还是天[大]下之祸。
嘉庆的对手还剩下皇十七子永璘。事实上,这个人基本可以忽略,他和嘉庆是亲兄弟,立储时只有八岁,与哥哥永琰相比,并无竞争力。
三、嘉庆有以新韶。
据说,公元1760年(嘉庆皇帝出生时)除夕,乾隆按规定将对联给各宫妃嫔。令妃当时还是贵人(魏佳氏),而且出身于汉族的包衣,娘家政治地位不高。
乾隆帝写完一篇文章[全],看到排在末尾的魏[网]佳氏,实在累了不想[文]写,便送上一句:「[章]御制岁图」,有以新[来]作作图。
有些人解释说“嘉庆[自]”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历]定要属皇十五子永琰[史]。但作者看到另一个[大]角度的解释,魏佳氏[全]在乾隆前期并不得宠[网],换句话说,她的儿[文]子就没有竞争力。
令妃成为贵妃,全因[章]生儿育女,是一位“[来]英雄母亲”。嘉庆十[自]五岁那年,她就去世[历]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史]帮助。
又说嘉庆,他能被立[大]为太子,主要是由于[全]年幼、自控能力强。[网]这些年来,我从未听[文]说过皇十五子的超越[章]。而永琰的骑射武功[来]也是诸王中最好的,[自]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得[历]到乾隆的赏识。
1795年,即乾隆[史]六十年。继乾隆皇帝[大]的禅位大典后,永琰[全]改称“颙琰”,成为[网]了正式的皇太子。
就乾隆选继承人的过[文]程而言,他选择了“[章]中庸”的下一任施政[来]理念,只求稳定,而[自]忽视了在“中庸”的[历]背后的“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