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湘的妻子结局

来源:名资汇网 2018-04-02 09:05:33
分享到:

陈树湘重伤地牯子江渡口(中共江华县党内资料)

一九九四年第一部《江华瑶族自治县志》出版发行。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为本志题词:“不忘过去,面向未来”,并为之作序,谓本志“实为故乡资政之鉴,教化之书,存史之册。”县志文中载;“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日,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余部转入县境牯子江,遭县剿共义勇队袭击,陈树湘腹部受重伤,在道县驷马桥被俘,于送道县衙途中牺牲。参谋长王光道率余部入九嶷山区坚持斗争。”

陈树湘遗像(网络资料)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四日从新华书店购进的魏巍一九九八年出版的《地球的红飘带》著作,聂荣臻元帅当年红一军团的政委亲自为之作序,称之为“用文字语言叙述长征的第一部历史长篇巨著,写得真实,生动,有味道,寓意深刻,催人奋进,文字简洁精练,读来非常爽口。读完全书,我仿佛又进行了一次长征”、“艺术地再现了这段历史”、“情节真实感人”、“它必将对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起深远的重要作用”、“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在《地球的红飘带》中,其中有二章专述周恩来与红军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的史实,达五千余字。现为铭记先辈们的业绩,特读摘如下,以净心灵: “还有五军团的三十四师,被敌人追击部队包围,没有过来。”周恩来暗暗吃了一惊。他原来最担心的就是三十四师,因为这个师在全军最后担任掩护。“电台联系上了吗?”他问,“电台呼叫了半天,也没有联系上,后来他自己跑出来了,说被追敌包围,无法脱身。现在追敌周泽元已经到了文市,而他们还在新圩以东。”周恩来急步走到地图前,凝视着新圩、红树脚以东一片山地。霍然,一个短小精悍的湖南人的身影跃入脑际。这就是二十九岁的陈树湘。他是由旧军队起义过来的,由于晓勇善战,今年升为三十四师师长。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发 出这样的呼叫的。周恩来想到这里,心中十分沉重,不禁面对地图自言自语:“无法脱身!无法脱身!如果今天夜里仍然无法脱身,明天敌人就可能攻占界首,还怎么过得来呢!”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又问薛枫:“现在还能联系上吗?”“又中断了。”“要继续呼叫!”这时,小兴国将热好的饭端了进来。如果在十几分钟以前,这些饭是不够吃的,可是听了三十四师的消息,他的嗓子就像堵了个东西,肚子很饿,却干着急硬是咽不下去,只好扒了几口,搁在一边,喝起水来……“部队经过多日行军,来到贵州地面,前面就是黎平……这没有什么,都是我们该做的事。”那人和悦地一笑,接着指着另外一个人说:这位是三十四师的连长高春林同志。我们全州县委听了高同志讲了三十四师的情况,心里都很难受。大家认为,应当赶快让中央了解这些情况,所以就把高同志护送来了。我们在路上又是坐车,又是骑马,这才赶上你们”……周恩来一听那个是三十四师的,不禁喜出望外。自从在油榨坪给他们发出最后一个电报,就再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了。周恩来不时在在念中,一直嘱咐电台、不要忘了同三十四师联系,但都音讯杳然。今日一见高春林同志,几乎将他拥抱起来,一连拍打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是三十四师的吗?现在怎么样?”高春林由于过分激动,竟呜呜地哭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了。“唉呀,不要这样!讲讲情况,你们师现在还有多少人哪?”……“就剩下我一个人了……”他哭着说。“怎么?剩下你一个人?“是的。”高春林说,“我们全师五六千人,一连守了几天,就伤亡了两三千人。可是我们不能退呀!陈师长对我们说,为了掩护党中央,就是死了也要顶住。等中央纵队队过了江,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再撤也撤不出来了。”“不是让你们突围吗?”“是的,我们接到军委的电报,就开始突围,可是敌人的兵力太厚,突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陈师长要我们彻底轻装,把所有文件都烧毁了,不管干部、战士,每人一枝步枪,都上好刺刀,他自己也拿着一把步枪,上了刺刀,亲自在前面领着我们,硬是拼了出去。可是只杀出来二百多人,其余的又被敌人打回去了,师政委也牺牲了……”“出去以后,你们到哪里去了?”“我们按照军委的指示,到兴安东南的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可是敌人又跟着追了上来。这地方尽是瑶族,话又不懂,没法开展工作,粮食问题无法解决,我们就困在大山上了。这时候,陈师长就对我们说,朱总司令当年在湘西、江西,也不过几百人,后来还是站住了,咱们也要学他。没有吃的,这山上不是有草吗!咱们吃草。我们真的在山上吃了三天野草……”“后来呢?”“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陈师长就找我们开会商议,大家觉得还是到汉族地区好些,于是决定突围向道县前进。这时我们还有五挺机枪,因为子弹不多了,陈师长让在山上埋了两挺,机枪射手临走舍不得,还在山上哭了一回。这次突围又打了两仗,等到了道县,已经剩下八九十人了。”“你们为什么要去道县?”“这是我们的来路,究竟熟悉一些。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就回江西,回到老苏区去。我们到了道县不久,那天来了一个小学教员,原来是县委同我们取联系来了。我们都高兴坏了,以为有了希望;谁知道敌人又来包围我们,来了好几千人。这一天打得好激烈呵!我们边打边向东撤,中午还有五六十人,到下午就剩下十几个人了,重机枪带不动,陈师长就让我们破坏了两挺,最后留下一挺……”“电台呢?”“电台早砸了……等到黄昏,就剩下师长陈树湘、他的警卫员和通讯员,还有我,一共四个人了。敌人一看只剩下我们几个人,就疯狂起来,吼吼叫着往上冲,要抓我们活的。这时陈师长就对着敌人骂:白狗子,不怕死的,你们来吧!说着一卷袖子就抱着那挺重机枪打起来。霎时间就把冲锋的敌人撂倒了一片。敌人就干吼吼叫不敢往上冲了。没想到,这时候,陈师长的腹部也受了重伤,肠子流出来了,连重机枪也泡在血泊里了……”“高春林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停了停才说下去。我们几个一看不好,就赶过去给他包扎,眼看着敌人又冲上来。他把我一推,瞪了我一眼,说:快打!一面就自己镇静地把肠子塞了进去。我抱着机枪把敌人打下去了。警卫员给师长包上伤,师长就望着我们说:我有一个要求,你们能答应我吗?我们都流着泪说:师长,你有什么要求,你就尽管说吧!他微微一笑,指指自己的头说:你们赶快补我一枪,行吗?你们要知道白狗子抓住我活的,是会得到许多赏钱的,如果是死的,就不那么值钱了。我们哭着说:师长,我们死就死在一块吧,你说的这个办法,我们实在不能执行。他看看我们,样子很不满意,就斥责说:你们这样就是对同志的爱护吗?说着,要拔警卫员的短枪,警卫员哭着跑到一边去了。天渐渐黑下来,师长把我们叫到身边,又说: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我是不可能出去的了,你们赶快乘夜暗突出去吧,出去一个就为革命保存一颗种子,你们只留给我一颗子弹就可以了。他不说这话还可,还没说完,他的警卫员和通讯员就哭起来,我的心也难受极了。这时候,师长就拉着我的手说:高连长,你比他们大几岁,也比他们懂事,今天我死了,只是小事一件,不算什么。遗憾的只是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另外,我们三十四师今天全军覆没,连个汇的报情况都没有,这是叫人十分难过的。说着,他又紧握我的手,望着我说,高春林同志,你能突出去给中央送个信吗?你能接受我最后给你的任务吗?我一想,他的意见也对,不然,全军会怎么议论我们三十四师呢!我一定要赶上部队,给中央汇报:我们全师是打到了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枝枪,我们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投降!周恩来的大眼睛充溢着明晃晃的泪水。他轻声地问:“陈树湘呢?他后来怎么样?”“我借着夜暗突出去以后,第二天听说他们三个人被俘了。敌人用担架抬着师长,想进城献功。象陈树湘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在担架上想死也没有别的办法,眼看天快亮了,他就悄悄解开衣服,撕开警卫员给他扎上的绷带,用手伸进伤口,把自己的肠子扯了出来,用尽平生气力将自己的肠子扯断、咬断,等到敌人发现,他圆睁着眼骂道:白狗子,我让你们去领赏钱去吧!说过,微微一笑,就很快闭上了眼睛。”周恩来一向有极强的抑制力,这一次抑止不住,倾泄了大串的眼泪。那位穿银灰色大衣的来人补充说:“陈树湘同志的事,我们在全州也听说了。这都是抬担架的老百姓传出来的。老百姓还说,共产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成功呢!关于陈树湘的消息,报上也登了,我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份报纸.”说着,他掏出两张长沙版《大公报》,周恩来接过一看,其中一则标题是《生前与死后,原住本市小吴门外》:伪师长陈树湘在道县被我军击毙各节,已志前报。陈树湘原名树春,长沙人,住小吴门外瓦屋街陈宅。现年二十九岁。母在,妻名陈江英,年三十,无子女,行伍出身,原由独立第七师叛入匪军,本年始充师长。此次自赣省兴国出发,全师步枪四千余支,轻重机枪四十余挺,在后担任掩护部队。因掩护渡河,被国军截断去路,故而回窜,所率百O一团,仅剩重机枪五挺,步枪三支。昨在八都被击溃后,只剩重机枪一挺,步枪三枝。因该师长负伤甚重,于上午八时许行抵石马乡毙命。另一则的标题是《陈树湘之首级解省悬挂示众》。周恩来看到这里,心中登时一震,眼睛在题目上停住,呆了好几秒钟,接着看下去的时候,眼睛有些模糊,句子断断续续跳动:“追剿司令……将伪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首篾笼藏贮……悬挂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之上示众……并于旁张贴布告云:为布告事,据湖南保安司令部呈……俘获伪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一名……自江西兴国出发 ,被国军击溃……经派员解至石马桥,伤重毙命……呈由衡阳本部行管饬收该匪陈树湘尸体拍照,并割取该匪首首级转解注明核办……合将该首级示众,仰军民人等一体知照……下面还有登一张图,正是陈树湘尸体的拍照。周恩来看到这里,眼睛发黑,一点也看不见了。他把报纸交给警卫员,由悲痛转为愤恨,喃喃自语:走着瞧吧,我们是不会便宜他们的!”让人盈泪,试想古今古外,还有没有像我们红军战士这样悲壮的长征吗!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红军精神将永垂不朽,世世代代将在我们的血液中流荡。

标签